德國詩人歌德,以一首小詩概括人生走向成熟與完美的經歷:
少年,我愛你的美貌
壯年,我愛你的言談
老年,我愛你的德行
中國詩人劉大白,曾賦詩一首讚美人生三部曲:
少年是藝術的,一件一件地創作
壯年是工程的,一座一座地建築
老年是歷史的,一頁一頁地翻閱
詩壇老將臧克家,寫有一首小詩這樣表現舊中國農民窮苦悲慘的生活:
兒子,在土裏洗澡
父親,在土裏流汗
爺爺,在土裏埋葬
女作家尤今,通過三輩人對飲料的不同喜愛來反映現代生活 :
兒子喜歡汽水 ,他只嘗甜味
父親愛喝咖啡,這裏亦苦亦甜
爺爺要喝白開水,因為它極淡極淡
學者王鼎均,對人生三部曲更有其獨特的體味:
上帝把幼小的我們給了父母
把青壯的我們給了國家社會
到了老年才把我們還給了我們自己
以一百歲的心情來過日子
我常不解,為什麼當小孩子做了對不起我的事,我一點也不生氣,「小孩子,不懂事嘛!」
可是當大人說了一句得罪我的話時,我卻氣在心裡久久不散。
原來,我以為大人說話就是要得體,進退要有據。
大人不可以做錯事,大人不可以說錯話……
可不可以當自己一百歲了呢?
也就是說,不管現在是二十歲也好,四十歲也罷,在內心當自己已經一百歲了。
一百歲,人情世故看盡,酸甜苦辣全嚐遍。
人家一個眼神、一個動作,我們都看在眼裡,卻慈悲包容。
比如說,長輩罵你,你把自己當一百歲,而長輩才六十歲,「小孩子嘛,他也有很多不懂的地方,沒什麼啦!」
當別人放冷槍,對你做出過分的事,第一先檢討自己,再來要想:「他受到傷害,會做這些保護自己的動作,是很正常的事。」
人真的很渺小,對這個大宇宙而言,就算我們讀了一輩子書,所懂的也只是一粒塵沙而已。
我所懂的別人不一定懂,但更多時候是別人懂的比我還多。
再說,每一個人其實都是我們生命中的過客,即使親愛的家人,也很少是生死相隨一路走完的。像國小到大學的同學,想想,即使現在仍連絡的,也很少相聚。
同事最多三四十年,也要說拜拜。
就算親密如夫妻,扣掉吃飯、睡覺、工作等,真正彼此陪伴的時間也不多。
在千千萬萬人之中,我們就只跟幾位或幾十位有緣,然而,也就是這幾位和我們一起經歷生命的喜怒哀樂。
人與人的相處,摩擦或許在所難免,但是認真想想,也不過是短暫的相處,又何必斤斤計較呢?
有開闊的胸襟,你就有健康快樂的人生‧
協作平台
13 年前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